藏傳佛教傳統尊崇眾多財神,他們象徵著物質的富足和精神的福祉。信徒們在寺廟和家中的神龕中,透過念誦咒語、供奉祭品和舉行儀式來敬拜這些財神。常見的神聖財神——例如寶瓶——被認為能夠為家庭帶來財富和富足。在接下來的章節中,我們將探討藏傳佛教中重要的財神-從 黃財神 (金財佛) 扎基拉姆 (寺廟裡的財富女神)-解釋它們的起源、肖像以及在文化繁榮儀式中的作用。 五財神:五種財富 藏傳佛教將五色財神描述為黃財神、白財神、綠財神、紅財神和黑財神,每一種財神都是佛或菩薩的化身,致力於消除貧窮。 黃財神 寶佛家族是主要的財富神,象徵慷慨和繁榮。 白財神 (觀世音菩薩的化身)能消除富足方面的障礙。 綠財神 (不空成就)帶來成功和迅速的成就。 紅財神 (帕德瑪家族)吸引好運和創業活力。 黑財神 (阿閦佛家族)使用兇猛的力量來保護自己的資產。 這五種形式和諧地結合在一起,為修行者帶來吉祥的情況和慷慨的恩賜。 黃財神-財富與繁榮之神 黃財神是藏族最受歡迎的財神。他被描述為寶生天的化身,有時也與毗沙門天或多聞天(財神)相提並論,端坐於蓮花或寶山之上。他一手托著摩尼珠(瑪尼寶珠),一手托著一隻吐出無盡寶珠的獴。信眾念誦他的咒語“嗡財神札連陀耶娑婆訶”,並供奉水、香或寶石。修行者觀想他散發金色光芒,為財富和富足創造正向潛能,同時培養慷慨和慈悲。 Vasudhara:寶石之流 婆蘇達拉(Vasudhara)被譽為財富與豐饒的女神,常被描繪成身著金綠色長袍,手持盛滿珠寶的寶瓶。在尼泊爾和西藏尤其受人喜愛,人們以「唵婆蘇達拉耶斯瓦哈」(Om Vasudhārāyai Svāhā)的咒語來尊崇她。信徒們祈求她保佑豐饒、事業成功和慷慨大方。在神龕上供奉裝滿硬幣或水的小罐子,象徵對物質繁榮和精神財富的祈願。 毗沙門天王(Vaisravana):守護神與財富之主 毗沙門天王是四大天王之一,被尊崇為財富之神和北方守護神。毗沙門天王的形像源自印度教的俱毘羅天,騎著雪獅,手持寶傘,身著獴獸。在藏傳佛教中,毗沙門天王常與黃財神聯繫在一起,將當地皇家饋贈的象徵意義與金剛乘關於慷慨和守護的教義聯繫在一起。 札基拉姆:拉薩獨特的財神 札基拉姆,又稱札吉拉木,是拉薩札吉寺供奉的一位獨特的守護女神,也是西藏唯一一座供奉財神的神殿。根據傳說,她曾是清朝的一位後妃,在遭遇背叛後,在儀式上被提升為西藏的守護女神。她的肖像畫包括黝黑的皮膚、黑色的舌頭和雞爪,反映了她憑藉神力戰勝毒害和肢解的故事。信徒們會在星期三獻上白酒、哈達和香火,祈求她保佑平安、成功和富足。 其他繁榮人物 除了這些主要神祇外,藏傳佛教徒有時還會尊崇其他人物: 帕德瑪(拉克希米) 和 象頭神(Ganesha) 在某些金剛乘傳承中。 民間神靈、玉器 當地信仰的護身符、無盡結以及吉祥的魚或鶴。 這些神聖的財富象徵強化了佛教的觀念:財富是可以分享的禮物,而不是貪婪的手段。 繁榮儀式和象徵 常見的繁榮實踐包括: 將水或米倒在 Jambhala 雕像上。 吟誦財富咒語並供奉黃金、寶石或食物。...
On
by MabgeShop